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由生物体分泌的纳米级颗粒,通过携带、传递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功能分子,介导环境与生物体、以及生物体之间的互作,成为广受关注的信号通讯载体。已有EVs数据库...
为了精准地描述不同发育时期人类胚胎特征,上世纪早期来自美国卡耐基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人类胚胎发育的前八周划分为23个卡内基分期,即Carnegie stage(CS1-CS23)。原肠运动主要发生于CS7-CS8阶段。本研究基于一...
人口老龄化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衰老是一个跨越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以至整个机体系统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因此,精准定位和干预关键靶点对于开发延缓衰老和防治相关疾病的新策略至...
肿瘤是体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肿瘤在不同病人之间甚至同一病人肿瘤内部都存在高度的异质性,肿瘤异质性成为肿瘤研究和治疗的最大障碍之一,阐明肿瘤异质性在瘤内的起源进化机制及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
体温调节是一个经典的生理学问题,甲状腺激素在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因生活环境、饮食、遗传、长期应激等因素导致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
哺乳动物(也称兽类)是适应性辐射成功的类群的代表,主要包括有袋类和胎盘类,分子系统学将胎盘类进一步分为四个总目:非洲兽总目、异关节总目、灵长总目和劳亚兽总目。系统发育演化历史可以揭示生命起源、种类...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刘光慧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sirtuin-associated human senescence program converges on...
近年来,昆虫多样性的快速下降引起了昆虫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为更好应对这场多样性危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团队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lfried团队于2017年联合提出了“SITE-100”(Site-based, Insects, Tax...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顾奇团队分别联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Jun Chen教授、Gordon Wallace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大数据知识工程研发团队杜一、崔文娟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